对于民事案件,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民事和解,一旦协商一致,可以防止法院起诉处置的麻烦。对于刑事案件,虽然是公诉案件,但也可以达成刑事和解,将会对被告人做宽大处置,不过,要先确定适用的法定范围。
按规定,在国内以下状况可以适用刑事和解:
1、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、侵犯财产犯罪,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。
譬如自诉案件,侮辱、诽谤案,暴力干预婚姻自由案、虐待案和侵占案,由于可能判处的刑罚较轻,所以是允许刑事和解。
2、除渎职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。
但,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在五年以内过去故意犯罪的,是不适用刑事和解的。
确定相应的范围后,达成刑事和解要拥有以下条件:
1、被告人要真诚悔罪;
2、当事人和罪名要符合刑事和解的需要;
3、被告人要获得被害人谅解;
4、被害人是自愿和解;
5、司法机关对双方的自愿性、合法性进行审察;
6、由司法机关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;
7、双方如约履行和解协议内容。
签订刑事和解协议后,由于被害人受被告人胁迫、欺诈签名确认,可以提供相应证据去法院请求撤销协议。经法院查证属实的,可以不再继续履行和解协议,被告人将同意相应的刑事处罚。
最后,由于争取到刑事和解被告人可以被宽大处置,所以若是可以和解的刑事案件,被告人可以积极与被害人和解。假如双方的关系较为僵硬,可以在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介入处置。